今年9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1年8月10日发布国家标准GB23350-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,解决食品、化妆品过度包装问题,实现节约环保、减轻消费者负担,利于市场经济健康。限制过度包装,杜绝虚假浪费,共创美好未来,普坚白茶积极在行动。

“包装过度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,其包装空隙率、包装层数、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。”人大代表吴培冠指出。在吴培冠看来,商品的包装过度会产生许多危害:从能源利用率来看,导致损耗更多的能源和原材料,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回收和处理,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。从经济效益来看,也会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受损,使用包装而引发的成本(如价格、税赋、包装的回收处理等)最终都由消费者承担。

如果商品包装过度没有得到有效遏制,某些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商品的质量转向包装,依靠包装吸引顾客、占领市场,这种手段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,致使过度包装现象越来越严重,陷入恶性循环。扩展资料:延伸阅读-《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》即将开始实行今年2月25日,国家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开发布《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2021年3月12日起施行。

过度包装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商品销售价格虚高、虚假宣传普遍存在、销售方式暗藏玄机、包装材料质量堪忧。一、商品销售价格虚高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》标准规定,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的总和不应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%,商家为了避免过度包装之嫌,通过虚标价格,抬高售价,使包装成本低于20%,并让消费者承担额外的成本,使消费者大有买椟还珠之叹。

过度包装如何定量界定,商家和消费者持明显相反的态度。一些专家认为,包装物的价值超过被包装产品价值的1至2倍,就称为过度包装。中消协就曾明确指出,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%、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%,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“商业欺诈”。但商家却认为,某些商品如化妆品、酒等包装中体现了一种精神和文化的需求,不应过多地强调包装物的成本,
4、全国首个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发布,还有哪些产品也过度包装了?一些减肥的药品就是存在过度包装了,还有些国际大牌,包括香奈儿、海蓝之谜、娇韵诗、Gucci、Burberry、兰芝、雅芮等在内的7个品牌的化妆品被查出存在包装过度的问题。上海市场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相关的指南,来让药品包装减负,例如月饼,这些产品都是使用非常精美的外包装,而成本的价格并不是很贵。中新网上海9月21日发布消息称,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正式发布《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片剂和胶囊剂》,该标准将于9月30日起正式实施。